您的位置:首页 >行情 >

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

2023-07-31 12:53:07    来源:法治甘肃网

法治甘肃网讯(新甘肃·甘肃法制报记者张瑞军)接到陌生电话需警惕,不搜索来历不明的网站,在陌生网页注册账户时,要求填入个人支付信息及密码的都是诈骗网站;收到亲友发来的消息称需要转账或者垫付资金时,一定要保持警惕,应及时通过电话等向亲友本人再三核实……7月29日,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,提醒广大市民群众注意防范虚假补贴类、冒充客服类、非接触性类、冒充熟人亲友类等四类诈骗。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,请注意保护好证据,并立即拨打96110报警。

案例一:虚假补贴类

近日,南女士收到某聊天群内陌生好友私信,对方询问其是否领取过“某某某”的补助金,并称每人可以领取2万元。南女士在对方语音通话引导下,下载注册多个APP后均进行转账服务。其间,将收到的短信验证码告知对方。数小时后,南女士发现自己微信、支付宝内的余额为零。意识到被骗,遂报警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省反诈中心提示:不要轻信网上陌生人的话,天上不会掉馅饼,贪心就会掉进骗子的陷阱。

案例二:冒充客服类

近日,马女士接到一陌生来电,询问其是否购买“百万保险”,并引导其在网页内搜索“某客服”进行查询。马女士搜索后进入一“银行客服”聊天页面,对方称其名下有高额网贷未注销会影响其征信。在对方的诱骗下,马女士便在对方发来的陌生网页内输入自己银行卡、身份证及短信验证码信息。随后马女士发现自己银行卡余额被转走。意识到被骗,遂报警。

省反诈中心提示:接到陌生电话需警惕,不搜索来历不明的网站,在陌生网页注册账户时,要求填入个人支付信息及密码的都是诈骗网站。

案例三:非接触性类

近日,赵先生收到内容为领取补助方案的快递文件,内容称如有需要可扫码咨询。赵先生便扫描了文件上二维码后添加一“客服”为好友,对方自称为某单位公职人员,可帮助赵先生申请高额补助金。赵先生申请100万金额后,该“客服”称转账前需缴纳百分之六的手续费,赵先生按要求给对方转账6万元,对方称还需2万元身份认证费用,赵先生便再次转账,最后还是未收到补助金。意识到被骗,遂报警。

省反诈中心提示:切记不轻易扫描不明二维码,不轻易向陌生人转账,更不要填写银行卡、手机验证码等信息,注意个人信息保护。

案例四:冒充熟人亲友类

近日,张女士收到自己高中同学QQ消息,对方称自己姐姐突发车祸,自己身上银行卡被锁无法转账,要求其先转2万元应急,次日归还。由于张女士和对方认识已久,便立即向对方转账2万元。数小时后,张女士给该同学打电话询问其姐姐情况时,才知道对方账号被盗。意识到被骗,遂报警。

省反诈中心提示:收到亲友发来的消息称需要转账或者垫付资金时,一定要保持警惕,应及时向亲友本人电话再三核实,确认准确无误后再转账。

责任编辑:韩小月

关键词:

相关阅读

精彩放送